世界經濟論壇週四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主要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一致警告,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政策不穩定造成“異常”的不確定性,2025年剩餘時間全球經濟前景將大幅惡化。
2025 年 5 月首席經濟學家展望根據 4 月初對頂尖經濟學家進行的一項調查,82% 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的不確定性水平“非常高”——幾乎一半的人預計這種高水平將在明年持續或增加。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稱:“2025 年 5 月版《首席經濟學家展望》是在異常波動和不確定的時期發布的。”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前景黯淡。”
貿易政策已成為經濟動蕩的核心驅動因素,97%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貿易政策是全球不確定性最高的領域,其次是貨幣政策(49%)和財政政策(35%)。
自 2024 年 11 月上次調查以來,觀點發生了重大轉變,79% 的首席經濟學家現在將美國政策的近期變化視為長期結構性轉變的一部分,而不是短期破壞,這一比例高於之前的 61%。
報告稱:“過去三個月的貿易不確定性高於 1960 年有記錄以來的任何時候。”並補充說,到 2025 年 4 月,這一水平甚至高於 COVID-19 大流行期間的水平。
強調的主要擔憂之一是關稅上漲的影響,77% 的受訪者預計通脹率將上升,89% 的受訪者預計 2025 年剩餘時間全球貿易量將停滯或下降。
各地區前景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美國經濟軌跡惡化最為嚴重。近五分之四的首席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將增長疲軟(69%)或非常疲弱(8%),這與之前溫和至強勁增長的預期相比大幅下降。
關於美國經濟,報告稱,“根據官方初步估計,第一季度實際GDP按年率下降0.3%”。
歐洲前景顯示出適度改善的跡象,儘管在多年增長疲弱之後基礎薄弱。一半的經濟學家仍預計經濟增長將保持疲軟,但財政靈活性的增強(尤其是在德國)被認為是歐洲整體經濟增長的潛在驅動力。
在中國,雖然 69% 的人預計經濟將溫和增長,但經濟學家們對於該國能否實現 2025 年 GDP 增長 5% 的目標存在分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最近將其預測下調至 4%。
國防開支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因素,反映出日益增長的地緣政治擔憂。調查發現,大多數首席經濟學家預計增加公共借款(86%)來為更高的軍費開支提供資金,而其他許多人也預計削減公共投資(56%)和服務業(47%)。
報告稱,“全球安全架構的變化導致全球軍費開支出現至少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快的同比增長。”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人工智能還是提供了一個潛在的亮點。雖然只有 45% 的首席經濟學家預計人工智能今年將帶來商業顛覆,但很大一部分人 (46%) 預測它將在未來十年為全球 GDP 增加 5 個百分點,另有 35% 的人預計增幅為 5-10 個百分點。
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仍不確定,47% 的經濟學家預測未來十年淨就業崗位流失,而 19% 的經濟學家預測淨就業崗位增加。
為了應對這些複雜的挑戰,企業正在迅速適應。所有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100%)預計企業將重組採購和物流,以降低關稅或出口管制的風險,而 87% 的經濟學家預測,由於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將推遲戰略決策和投資。
報告總結道:“在嚴重混亂時期,組織可以通過將技術創新與對更廣泛經濟格局的清晰了解相結合,為恢復能力和擴張做好準備。”
這項調查於 4 月 3 日至 17 日期間進行,涵蓋了經濟學家在貿易不確定性特別嚴重的時期的觀點,隨後幾個主要國家宣布暫停 5 月份計劃的關稅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