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已有數百年曆史的皮划艇幾十年來一直被鎖在梵蒂岡博物館的地下室裡。儘管脆弱的海豹皮蓋部分撕裂,但浮木框架仍然保持在一起。
這艘船在幾代人的視線之外,承載著西北極社區的故事。其時尚、精緻的造型證明了因紐瓦盧特人對海豹、海象和鯨魚的捕獵,現在也是羅馬天主教堂與加拿大土著社區之間期待已久的和解之舉。
經過複雜的談判,皮划艇和其他本土文物最終將返回家鄉,這對於那些在天主教寄宿學校受苦的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強有力的象徵。
消息人士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梵蒂岡和加拿大天主教會在加拿大天主教主教會議 (CCCB) 的推動下,在年底前歸還文物的協議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
CCCB 發表聲明稱,它“在重要的重要問題上與土著人民密切合作,其中包括文物,其中許多文物目前由梵蒂岡博物館保管”,並支持將文物歸還給“原來的社區”。
據稱,羅馬教廷可能會在未來幾週內直接發布官方公告。
教會向教會的捐贈
這些物品,包括稀有的皮划艇, 世界上僅有的五件此類物品之一首先前往位于魁北克省加蒂諾的加拿大歷史博物館。
在那裡,專家將評估他們的狀況,確認他們的年齡和出身,並與土著代表委員會合作,確定他們最終應被安置的地方。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此次轉移的結構是“教堂對教堂”的捐贈,這使得梵蒂岡可以避免開創直接將文物歸還給國家或社區的先例。
2023 年,梵蒂岡將帕台農神廟大理石碎片歸還給希臘時,也使用了同樣的模式——這一舉動被官方描述為向希臘東正教教會而非希臘國家的“普世捐贈”。
一位未獲授權就此事發言的消息人士稱,梵蒂岡將把這些文物交給加拿大主教,並明確同意他們將把這些文物轉交給土著社區。
皮划艇和其他物品最初於 1925 年被送往羅馬,參加由教皇庇護十一世組織的世界展覽,教皇邀請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傳教士從他們工作的地區運送“本土生活的例子”。
大約 100,000 件物品抵達羅馬,其中許多來自被迫皈依、文化壓迫以及加拿大寄宿學校系統時期的土著社區。大多數都成為梵蒂岡永久收藏的一部分。
來自北極西部的因紐瓦盧特皮划艇包括海達瓜伊麵罩、珠皮莫卡辛鞋、樺樹皮蝕刻以及象牙和海豹皮狗拉雪橇雕塑。
梵蒂岡的大部分本土藏品仍存放在博物館的“Animus Mundi”民族學部門。
歸還物品是“治愈之旅”的一部分
2023 年,即教皇方濟各對加拿大進行“懺悔之旅”一年後,他為一些教會成員在寄宿學校中所扮演的角色道歉,這位天主教領袖承認歸還這些物品的重要性。
當時的總理賈斯汀·特魯多和後來的外交部長梅蘭妮·喬利在羅馬舉行的會議上向梵蒂岡施壓,要求將這些物品歸還給加拿大。
對於土著領導人來說,即將到來的回歸既具有像徵意義,又具有深刻的個人意義。
“這些文物中的每一件都是神聖的物品,對於許多寄宿學校倖存者的康復之旅至關重要,”原住民主權國家聯盟主席鮑比·卡梅倫 (Bobby Cameron) 說。 接受CBC採訪 在五月。

他的組織代表薩斯喀徹溫省的原住民,多次要求梵蒂岡歸還傳教士從社區拿走的聖物,包括管道和儀式用具。
五月教皇利奧十四世當選後,卡梅倫再次發出這一呼籲。
2023 年,梵蒂岡正式拒絕了“發現論”,這是 15 世紀教皇用來為殖民化辯護的立場,但土著人民的倡導者表示,遣返等切實行動是和解的關鍵。
學術研究人員表示,梵蒂岡聲稱土著居民 作為“禮物”送給教皇的材料忽略了其收藏的引人注目的背景。
麥吉爾大學藝術史學家、梵蒂岡資產專家格洛麗亞·貝爾 (Gloria Bell) 告訴 CBC,一些物品可能是根據聯邦誇富宴禁令被沒收的,該禁令將 1885 年至 1951 年的傳統儀式定為犯罪。
在短短幾週內,脆弱的因紐瓦盧特皮划艇和其他文物的回歸不僅標誌著物質的回歸,而且也是對數十年文化損失的切實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