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鮮亮麗和完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坦率和混亂。至少這就是 2025 年社交媒體上的消費者在與創意人士聯繫時所被吸引的地方。
一些有影響力的人正在放棄精心策劃的個人資料頁面,這種頁面在 2010 年代中期在 Instagram 上達到了頂峰。隨著 TikTok 的興起,快速編輯的自動化視頻變得更受歡迎——不僅因為它們在閃亮的奢侈品和人工智能的海洋中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人性島嶼,還因為它們與平台現有的算法更好地契合。
創意經濟營銷顧問 Lindsay Gamble 表示: 好萊塢記者“這就像我們正在進行 FaceTime 或 Zoom 通話一樣,這比在傳統媒體上觀看某人接受采訪感覺更加個性化。”
由於這些視頻需要最少的編輯,創作者可以快速製作更多內容。 “在社交媒體上,你創造、迭代和實際獲得結果的速度非常快,”甘布爾指出。
Jake Kind 在 TikTok 上也被稱為 Goobi Gubbi,他與已故祖母的喜劇視頻幫助他積累了近 70 萬粉絲,他表示“不要過度製作”他的內容很重要。 “對我來說,它必須是非常明顯的,就像基本的相機抖動一樣,而不是像 Z 世代那樣故意抖動”——當創意人員在將手機放在穩定的表面上以模擬自發性之前有意開始錄製時——“但我實際上是在當下拍攝,”他解釋道。
社交媒體用戶習慣於在手機上觀看模糊、低質量的視頻,這些視頻積累了數百萬次觀看次數,而且往往勝過精美的內容。然而,甘布爾指出,這種方法的成功可能因平台而異。例如,YouTube 已轉向更多工作室製作的內容,而 TikTok 則推出未經過濾的手機拍攝視頻。
內容創作者還應該優先考慮數量。不久前,每天發帖超過一次還被認為是令人尷尬或絕望的。如今,一致性是關鍵,導致審美稀疏。 Kind 的目標是每天至少發布一個視頻,有時甚至更多——這是 Gamble 鼓勵的方法:當你找到自己的定位時,“你發布的內容越多……你就越能了解未來實際會發生什麼”。
有些創意甚至進一步突破了界限。在 TikTok 上擁有 200 萬粉絲的維多利亞·帕里斯 (Victoria Paris) 公開分享了她每天發布 10 多個視頻的策略,以提高曝光率並擴大受眾群體。
將意大利麵條放在牆上的方法並非沒有風險。甘布爾警告說,多產的內容創作者可能會因為過度分享個人信息而變得“太容易接近”,或者因為“在沒有任何事實核查的情況下發佈內容”而冒著傳播錯誤信息的風險。
坎德還強調在一致性和自我控制之間取得平衡,並指出“給人們足夠的東西”而不是“變得煩人”的重要性。他稱讚 TikTok 的算法:“它不會一次顯示你發布的所有內容”(與 Instagram 或 YouTube 不同),讓內容空間得以呼吸。
隨著社交媒體空間的不斷發展,甘布爾強調了“在利基市場中建立受眾”的長期重要性,特別是在貨幣化和品牌合作方面。 “這與擁有最多的追隨者或訂閱者無關,”他解釋道。 “它有合適的人。”
這個故事出現在 10 月 15 日的《好萊塢報導》上。 點擊此處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