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據官員稱,魯爾克拉國家理工學院 (NIT) 的研究人員已使用藥用植物提取物生產出對環境安全有效的強效抗菌劑。
該研究解決了抗菌素耐藥性問題。傳統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導致“超級細菌”的出現,這些細菌對這些治療方法產生了耐藥性。他們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尋找對抗這些超級細菌的替代方法。
該研究已發表在著名期刊《Surfaces and Interphases》上。
NIT Rourkela 副教授 Suman Jha 表示,最有前途的研究材料之一是氧化鋅納米粒子,這種材料非常小,數以萬計的納米粒子可以容納人類頭髮的寬度。
“這些小顆粒會損害細菌細胞並破壞其正常功能。帶電的鋅離子會產生應激分子並殺死細菌,並破壞細胞的重要過程,從而破壞細胞膜。這些納米顆粒的傳統合成涉及使用對人類或環境有毒的刺激性化學物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採用了一種環保的方法來生產氧化鋅納米粒子。研究人員沒有使用刺激性的化學物質,而是使用莧菜、芒果和桉樹的葉子和花瓣的提取物,將鋅鹽還原成氧化鋅納米晶體,並從提取物中吸收植物化合物。”
除了幫助納米顆粒合成之外,提取物還有其他三個用途——通過形成草本屏障或電暈來穩定納米顆粒、控制鋅離子的釋放以及確保一致的抗菌作用。
“帶有植物電暈的綠色氧化鋅納米顆粒作為一種可持續且有效的抗菌平台,為對抗抗菌素耐藥性提供了一種有前途的解決方案,同時利用植物源性植物化合物的藥用特性。這項工作是朝著開發新一代綠色納米材料邁出的一步,該材料可以支持可持續的醫療保健系統。”
“我們的願景是開發可擴展、經濟實惠且環境安全的抗菌材料,可融入醫療保健、衛生和食品保鮮應用中。通過利用印度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本土植物資源,我們的目標是創造自力更生的創新,為全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有意義的貢獻,”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