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仍然是廣告和娛樂領域的主導力量,但生成式人工智能造成的顛覆也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倖免。

在周三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YouTube 首席執行官尼爾·莫漢 (Neil Mohan) 將人工智能帶來的顛覆和機遇作為重組視頻平台的理由,首席執行官為公司產品團隊創建了新的報告結構,並推出了自願員工買斷計劃,為任何可能想離開公司的 YouTube 用戶提供遣散費。

一位消息人士指出,儘管自願離職計劃有時可以作為以後裁員的先兆,但變革中並未取消任何職位。在做出收購決定的同一周,亞馬遜宣布計劃裁員 14,000 人,理由是人工智能受到干擾。

展望未來,YouTube 將擁有三個產品組織,每個組織的最高管理人員直接向 Mohan 匯報。

Christian Ostlin 將領導訂閱產品,並負責監督 YouTube TV、YouTube Premium、YouTube Music、Primetime 頻道和其他業務線;由 Johanna Vulich 領導的 Watch Products 將專注於 YouTube 移動和客廳應用、信任與安全、YouTube Kids、搜索基礎設施和其他關鍵領域;創作者和社區產品,將重點支持創作者,包括通過 YouTube Shorts 和生成人工智能工具。 YouTube 預計將為該組織帶來一位新的領導者。

莫漢在他的筆記中將人工智能稱為 YouTube 的“下一個前沿”。在接受采訪時 好萊塢記者 在 YouTube 本月的封面故事中,莫漢解釋了為什麼他相信人工智能最終將為人類創造者服務。

莫漢說:“我認為人工智能將在創造力領域發揮巨大作用,讓流程變得更容易、更高效、更快、更強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對人工智能的願景是,人工智能是為人類創造力服務的,它確實能夠增強人類的創造力。” “如果你在書面空間中工作,並且需要特定的背景或特定的序列,那麼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多方面為你提供幫助。它可以幫助你思考文本應該是什麼樣子。它可以幫助你創建背景。它可以幫助你 – 正如你上週看到的 – 將內容添加到你在鏡頭前實時創建的視頻中。”

“我認為我們正處於此類可能性的早期階段,我希望這為整個供應鏈創造更多機會,而不僅僅是頂層的創作者,”YouTube 負責人補充道。

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