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內窺鏡療法組合在治療十二指腸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功,十二指腸瘺是一種罕見但危及生命的並發症,可能發生在腹部創傷或手術後。這些瘻管的治療具有挑戰性,因為它們不斷洩漏腸道內容物,使患者面臨嚴重感染和營養不良的風險。傳統手術存在巨大風險,並且往往無法實現穩定閉合,因此迫切需要微創替代方案。這一創新案例凸顯了先進內窺鏡方法在傳統上需要高風險手術干預的情況下的潛力。

該案例由 Gustavo de Carvalho Bertaccini Guriam 博士及其聖弗朗西斯科哈普維達醫院團隊負責,並發表在 視頻GIE一名年輕男子在摩托車事故後十二指腸穿孔。儘管多次嘗試手術修復損傷,患者仍出現持續性十二指腸瘺,導致腸內容物持續滲漏和反复腹腔內感染。影像學顯示有大量腹膜後積液,經轉診後,研究小組選擇了聯合內窺鏡方法,而不是額外的手術。

該治療包括三種互補技術:

  1. 改進的內窺鏡真空治療(EVT)系統,可提供連續抽吸以清除受感染的液體並誘導肉芽形成;
  2. 使用雙尾支架進行內鏡內引流(EID),確保有效的排空和內減壓;和
  3. 超鏡夾 (OTSC),在最後階段使用以實現瘻管的完全閉合。

古里亞姆博士解釋說, “將內引流與內窺鏡真空治療相結合對該病例至關重要。除了將膿性分泌物從腔內引流到十二指腸腔外,它還促進了局部清創並允許直接傳遞負壓,從而促進癒合過程。”

治療在幾週內連續進行,逐漸縮小空洞並改善患者的臨床狀況。大約三個月後,放置 OTSC 來封閉剩餘的瘻管,最終閉合併安全排出。隨訪證實完全癒合,夾子自然通過,並且沒有復發的證據。

該病例凸顯了先進內窺鏡治療在復雜的跨壁胃腸道缺陷治療中的不斷擴大的作用。正如古里亞姆博士指出的那樣, “由於其高成功率、微創性和較低的發病率,內鏡治療胃腸道壁缺陷日益成為一線方法。”

在該病例中,多種內窺鏡模式的成功整合證明了多模式內窺鏡策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為具有挑戰性的胃腸道漏和瘻管的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手術替代方案。

期刊參考文獻

Guriam GCB、Furtado TCM、Chini R.、Pacheco EG、Delmonaco LO、Pinton GM、Mendes JAM、Santos VC“聯合內鏡治療十二指腸瘺:改良內鏡負壓、內鏡內引流和超範圍”。視頻GIE。 2025; 10(6)。數字編號: https://doi.org/10.1016/j.vgie.2025.01.011

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