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氧化概念和二氧化鈦表面分析2。信用: 小的 (2025)。 DOI:10.1002/sml.202502139
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只需使用單一激光工藝即可改變半導體的導電性能。
研究團隊成功將二氧化鈦(TiO2),傳統上依靠電子進行操作,轉變為基於空穴的 p 型半導體。研究團隊開發的激光誘導氧化和摻雜(LODI)技術只需一次激光照射即可同時進行氧化和摻雜,被認為是一種可以從根本上簡化傳統複雜工藝的新型轉換技術。
學習 發表 在雜誌上 小的。該團隊由大邱慶北科學技術學院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的 Hyukjun Kwon 教授領導。
根據攜帶電流的主要粒子,半導體分為兩種類型(n 型和 p 型)。帶負電的電子 (e-) 在 n 型半導體中移動以承載電流,而電子中的空穴 (h⁺) 在 p 型半導體中移動以承載電流。大多數電子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和計算機)都在利用這兩種特性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 電路上運行。因此,在設計高效電路時,必須同時採用 n 型和 p 型。
同時,氧化鈦(TiO2)被認為是“理想的半導體材料”,因為它無毒、來源豐富、熱穩定和化學穩定。然而,它的晶體結構非常穩定,限制了空穴的運動。因此,它只能作為n型半導體工作,只攜帶電子(e-)。總之,該材料表現出良好的性能和穩定性,但只能使用“一半鏈條”。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研究團隊開發了 LODI。該技術是一種集成工藝,使用單個激光同時進行氧化和摻雜,並將復雜的半導體製造工藝結合到一個步驟中。
當氧化鋁膜(Al2關於3)放置在鈦(Ti)金屬薄膜上並用激光照射幾秒鐘,當鈦與氧結合形成氧化鈦(TiO2)。在此過程中,電子平衡被破壞,產生空穴,隨後形成 p 型半導體,其中空穴而不是電子攜帶電流。
將氧化鈦半導體轉化為p型需要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數十小時,包括高溫熱處理和真空離子注入。它還需要昂貴的設備和高真空,這限制了商業化。
另一方面,由於LODI僅用一個激光就可以在幾秒鐘內達到相同的效果,因此有望成為下一代半導體製造技術,可以同時進行氧化、摻雜和圖案化,並顯著減少工藝時間和成本。
Hyukjun Kwon 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因為它將主要用於 n 型的氧化鈦半導體轉化為 p 型,同時將傳統的複雜工藝優化為單一激光工藝。” “這項原創技術可以精確控制氧化物半導體的導電模式,將成為下一代高度集成且可靠的器件的基礎。”
附加信息:
Gyuwon Yang 等人,用於定制轉換 Al 摻雜 p 型 TiO2 的一步激光誘導氧化和摻雜, 小的 (2025)。 DOI:10.1002/sml.202502139
引文:激光可以一步轉換複雜的半導體特性(2025 年 10 月 27 日),2025 年 10 月 27 日檢索,摘自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10-laser-complex-semiconductor-properties.html。
本文檔受版權保護。除善意用於私人學習或研究目的外,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複制任何部分。所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