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初創公司 FinalSpark 的孵化器實驗室內有 16 個與電極相連的大腦類器官。

在風景如畫的瑞士小鎮沃韋的一個實驗室裡,一位科學家為人類腦細胞的微小團塊提供了它們生存所需的營養豐富的液體。

這些迷你大腦保持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充當殘留的計算機處理器,並且與筆記本電腦不同,它們一旦死機就無法重新啟動。

這個新的研究領域被稱為生物計算或“濕軟件”,旨在利用人類大腦經過進化磨練但仍然神秘的處理能力。

在參觀瑞士初創公司 FinalSpark 的實驗室時,聯合創始人 Fred Jordan 告訴法新社,他相信使用腦細胞的處理器有一天將取代為人工智能熱潮提供動力的芯片。

為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工具提供動力的超級計算機現在使用矽半導體來模擬人腦的神經元和網絡。

“我們不要試圖模仿它,而是使用真實的東西,”喬丹說。

除其他潛在好處外,生物計算機可以幫助滿足人工智能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這種需求已經威脅到排放目標,並迫使一些科技巨頭訴諸核能。

“生物神經元的能源效率比人工神經元高一百萬倍,”喬丹說。它們還可以在實驗室中無限期地複制,這與巨頭英偉達等公司生產的備受追捧的人工智能芯片不同。

FinalSpark 聯合創始人 Fred Jordan 認為,使用腦細胞的處理器有一天將取代為人工智能提供動力的芯片。

FinalSpark 聯合創始人 Fred Jordan 相信,使用腦細胞的處理器有一天將取代為人工智能提供動力的芯片。

但就目前而言,軟件的計算能力與運行世界的硬件相比還相差甚遠。

還有一個問題仍然存在:這些微小的大腦能否變得有意識?

腦力

為了創建“生物處理器”,FinalSpark 首先購買幹細胞。這些細胞最初是從匿名捐贈者那裡獲得的人類皮膚細胞,可以成為體內的任何細胞。

FinalSpark 科學家隨後將它們轉化為神經元,神經元聚集成毫米寬的團塊,稱為腦類器官。

據喬丹介紹,它們的大小相當於果蠅幼蟲的大腦。

他解釋說,在實驗室中,電極附著在類器官上,這使得科學家能夠“監視內部討論”。

科學家還可以用小電流刺激類器官。它們是否以突發活動響應(或不響應)大致相當於傳統計算中的 1 或 0。

顯示神經元活動的屏幕,也顯示在該公司的網站上。

顯示神經元活動的屏幕,也顯示在該公司的網站上。

世界各地的十所大學正在使用 FinalSpark 類器官進行實驗——這家小公司的網站甚至直播了神經元的活動情況。

布里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本傑明·沃德·切里爾(Benjamin Ward-Cherrier)使用其中一個類器官作為一個簡單機器人的大腦,該機器人能夠區分不同的盲文字母。

他告訴法新社,存在許多挑戰,包括以類器官可以理解的方式對數據進行編碼,然後嘗試解釋腦細胞吐出的內容。

“相比之下,使用機器人工作就非常容易了,”沃德-切里爾笑著說。

“還有一個事實是,這些是活細胞,這意味著它們會死亡,”他補充道。

事實上,當沃德-切里爾的實驗進行到一半時,類器官死亡了,他的團隊不得不重新開始。 FinalSpark 表示這些類器官的壽命可達六個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員 Lena Smirnova 正在使用此類類器官來研究自閉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大腦疾病,希望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她告訴法新社,目前生物計算更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不是利用該技術進行生物醫學研究的“唾手可得的果實”,但這種情況在未來20年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生物計算機的目標是利用人類大腦進化完善但仍然神秘的計算能力。

生物計算機的目標是利用人類大腦進化完善但仍然神秘的計算能力。

類器官會夢見電子羊嗎?

法新社採訪的所有科學家都否認培養皿中的這些微小細胞球有發展出類似意識的風險的觀點。

Jordan 承認“這是邊緣哲學”,這就是 FinalSpark 與倫理學家合作的原因。

他還指出,這些缺乏疼痛受體的類器官含有約 10,000 個神經元,而人腦中有 1000 億個神經元。

然而,關於我們大腦的很多事情,包括它如何創造意識,仍然是一個謎。

這就是為什麼沃德-切里爾希望除了計算機處理之外,生物計算最終將揭示更多關於我們大腦如何工作的信息。

回到實驗室,喬丹打開了門,裡面似乎是一個大冰箱,裡面有 16 個腦細胞器,排列在一堆管子裡。

孵化器旁邊的屏幕上突然開始出現線條,表明有明顯的神經活動。

FinalSpark 員工 Flora Brozzi 為腦細胞提供生存所需的液體

FinalSpark 員工 Flora Brozzi 為腦細胞提供生存所需的液體。

腦細胞沒有已知的方式來感知它們的門是打開的,科學家們花了數年時間試圖找出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我們仍然不明白他們是如何檢測門打開的,”喬丹承認。

© 2025 法新社

引文:“Wetware”:科學家使用人類迷你大腦為計算機供電(2025 年,10 月 17 日),2025 年 10 月 17 日檢索,來自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10-wetware-scientists- human-mini-brains.html。

本文檔受版權保護。除善意用於私人學習或研究目的外,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複制任何部分。所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



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