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整合印度銀行業,頂級公共部門銀行 (PSB) 的高管表示,全球前 20 家銀行中應該至少有兩家印度銀行。

插圖:多米尼克澤維爾/雷迪夫

該國希望在 2047 年成為發達國家,其不斷增長的需求使得擁有許多大型銀行勢在必行。

國有銀行經營狀況良好,資本基礎更加寬鬆,資產質量良好,經營質量有所提高,具備進一步整合的條件。

銀行家們在“印度需要大銀行嗎”會議上表示,在 2020 年大流行期間發生的 PSB 領域有效整合的支持下,銀行更有信心管理兼併和合併。 商業標準

印度最大銀行印度國家銀行董事總經理阿什維尼·特瓦里 (Ashwini Tewari) 表示:“PSB 合併是政府的決定。這是大銀行的案例。”

“能否存在面向行業或社區的銀行?印度應該至少有兩家銀行躋身全球前 20 名。”

印度聯合銀行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 Asheesh Pandey 贊同 SBI 關於大型銀行的觀點,他表示:“銀行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來承保大型項目。

“這再加上去美元化的趨勢將推動對大銀行的需求。”

他補充說,早些時候,銀行處理的貸款金額為 80 億盧比至 150 億盧比的項目,現在它們承保的項目規模為 800 億盧比至 1500 億盧比。

在討論對大型銀行的需求時,印度銀行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拉吉尼什·卡納塔克 (Rajneesh Karnatak) 指出,“農村和半農村人口的人口結構不同。

“在業務總量、市值和資產指標方面,至少有三到四家大型銀行應該進入全球前100名。”

巴羅達銀行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 Debadatta Chand 表示,大型銀行的機會還在於寫作能力、技術投資能力以及優化網絡和資源的能力。

第一波整合發生在上個十年中期,當時 SBI 的銀行實體與母公司合併。

後來,在 2019 年,巴羅達銀行 (Bank of Baroda) 收購了 Vijaya 銀行和 Dena 銀行。

此次整合之後,2020 年規模進一步擴大。

銀行家指出,印度經濟用了65年才達到1萬億美元大關。

從一萬億到兩萬億,又花了七年時間。

但從2萬億到3萬億的歷程只用了兩年時間。

現在,政府宣布了一項“Viksit Bharat”計劃,到 2047 年達到 40 萬億美元大關。

銀行家表示,鑑於業務規模和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如此高的速度增長,印度肯定需要大銀行。

特瓦里表示,印度對全球化的需求要求大型銀行為印度大型企業做出重大貢獻。

為了做到這一點,銀行必須擴大規模、籌集更多資本並增加準備金。

即使經濟規模很大,俄克拉荷馬州也會花很多錢。

在數字時代,技術的奢侈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需品。

小組成員表示,隨著銀行規模的擴大,成本收入比和成本資產比正在改善。

在印度,這一比例在 1.5-2% 之間。

在全球範圍內,這一數字已降至百分之一或更低。

此外,大型銀行的投入成本得到了更好的優化。

各種系統和人力資源 (HR) 的集成對於整合至關重要。

特瓦里補充說,大型銀行可以吸引、培訓和留住專門從事風險管理、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人才。

錢德說,這些服務和技術在銀行中有許多應用,並且經過精心整合。

銀行家在處理合併時也提高了對文化問題的認識。

印度聯合銀行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 Asheesh Pandey 指出,文化是獲勝的關鍵,否則會很困難(合併過程)。

潘迪對卡納塔克邦的第二個看法是,人員、流程和技術的整合很重要。

印度的資產質量非常好。他補充說,這不是與銀行章程相關的挑戰。

它還強調處理系統和人力資源問題的敏感性。

Tewari表示,人力資源方面應該做到透明和公平,讓合併後的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覺得這個過程是透明和公平的。

銀行要經歷的另一個大考驗是製度(理性和路線圖)和技術。

現在它不是開發商的大拼貼畫。

以前都是做技術整合,不管平台同不一樣,都是增加董事會成員。

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