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政府必須明白,印度尼西亞面臨的威脅不再是暫時的,而是結構性的,源於中國能源政策的變化。
雅加達(安塔拉) – 能源轉型研究所(ESI)評估認為,中國能源政策的變化,即對國內煤炭生產的依賴、改善能源物流以及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正在給印度尼西亞煤炭行業帶來壓力。
ESI煤炭轉型研究負責人Hazel Ilango週三在雅加達證實:“企業和政府必須明白,印尼面臨的風險不再是暫時的,而是結構性的,源於中國能源政策的變化。”
中國能源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構成了威脅印尼煤炭業務的長期風險。原因是迄今為止中國已經吸收了印尼煤炭出口總量的43%。
哈澤爾表示,印度尼西亞無法僅僅通過調整生產成本和產量,或通過向煤炭出口目的地市場多元化來克服這一風險。
行業和政府應該考慮超越解決煤炭市場氣候問題的策略。
主要挑戰之一是印尼煤炭行業現在必須與效率越來越高的中國同類行業競爭,這使得印尼煤炭行業難以競爭。
他重申,隨著中國煤炭生產商提供的價格越來越有競爭力,問題是印尼煤炭出口商鑑於其能力有限,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價格。
從長遠來看,中國增加國內煤炭消費和使用優質煤炭的政策將進一步削弱印尼的市場份額。
此外,中國的氣候政策和能源轉型正在加劇這一壓力,2024年中國電力需求增長的四分之三以上來自清潔能源。
哈澤爾評估,對中國煤炭出口的疲軟將對印度尼西亞的金融和經濟產生嚴重影響。這是因為煤炭仍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貢獻者,到2023年貢獻將超過100萬億印尼盾。
“如果出口下降趨勢持續下去,中央政府和煤炭產區將面臨收入大幅下降,”他重申。
另請閱讀:中國推出綠色能源轉型政策
另請閱讀:中國將能效標準擴展到更多主要行業
記者:普圖·英達·薩維特里
編輯:布迪桑托索·布迪曼
版權所有 © 安塔拉 2025
未經安塔拉通訊社書面許可,嚴禁對本網站上的人工智能內容進行檢索、爬行或自動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