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題為《華盛頓不應對中國的反應感到驚訝》的文章中,官方報紙《環球時報》將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新的緊張局勢歸因於美國“未能兌現承諾”和“單邊行為”。
在華盛頓警告稱,如果中國繼續限制戰略礦產出口,中國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後,北京今天指責美國在貿易政策上採取武斷和“短期”願景。
在一篇題為《華盛頓不應對中國的反應感到驚訝》的文章中,官方報紙《環球時報》將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新的緊張局勢歸因於美國“未能兌現承諾”和“單邊行為”。
文本指責美國“高估了其強制力”並“低估了中國的應對能力”,並稱新關稅的威脅“破壞了全球市場和供應鏈的穩定”。
該報稱,北京採取的反制措施代表了“捍衛其合法權利和國際正義”。
文章還批評北美的貿易政策暴露出“缺乏戰略眼光”,並警告說,華盛頓揮舞的“大棒”對中國人民來說“不過是紙老虎”——這是這個亞洲國家政治言論中的常見表述。
另一家官方報紙《中國日報》發表了學者鄭覺石的評論,指責美國在國際關係中實行“叢林法則”,將盟友、夥伴和對手視為“其政治菜單的一部分”。
在他看來,華盛頓以其霸權之名“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而北京則“捍衛更公平的治理體系”。
一天前,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塞特在紐約表示,如果中國繼續採取“令人沮喪和脅迫性”的政策,中國“將受到更大的傷害”,他指的是北京對稀土、對技術和國防工業至關重要的礦物出口的限制。
這位北美官員表示,這些行動表明“依賴不可靠合作夥伴的危險”,並認為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貝森特還宣佈設定各行業最低價格,並強化北美“產業政策”,以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最近幾週,在北京決定制裁韓國韓華海洋北美分公司並對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徵收新關稅後,兩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
華盛頓也採取了類似措施,並威脅從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100%的關稅。
今天的僵局讓人想起今年早些時候爆發的關稅僵局,當時兩國政府互相指責對方通過控制技術和戰略原材料出口來扭曲全球貿易。
儘管《環球時報》和《中國日報》都沒有直接引用貝森特的話,但這些社論呼應了中國官員在受到華盛頓批評後發出的慣常信息,堅稱雙邊談判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