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受矚目的安全和政治醜聞中,由於英國檢察官辦公室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2021年至2023年間中國對國家安全存在直接威脅,一起與向北京洩露敏感議會機密有關的聳人聽聞的間諜案宣告失敗。保守黨和中國情報部門的敏感政治決定。英國副國家安全顧問馬修·柯林斯在證詞中表示,儘管存在 APT31 等知名中國組織發起的間諜活動和網絡攻擊,但英國政府希望與中國建立“積極關係”。儘管柯林斯透露了有關間諜活動的準確細節,但他並未將中國描述為直接的國家安全威脅,引發了一波批評和質疑。
掩蓋事實和政治干預的指控
鮑里斯·約翰遜 (Boris Johnson) 的前顧問多米尼克·卡明斯 (Dominic Cummings) 指責政府掩蓋了 2020 年的一次安全漏洞,該漏洞使中國能夠訪問大量高度敏感的數據,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卡明斯指責高級官員試圖掩蓋這一事件,並拒絕向公眾透露,要求議會進行全面調查。另一方面,官方消息人士否認了指控的一些細節,但承認確實存在違規行為。
此外,柯林斯的證詞中包含工黨2024政綱中的措辭,引發了關於中國威脅評估可能受到政治干預的廣泛爭議,保守黨議員認為這一措辭“明顯是政治干預”,為該問題增添了新的爭議。
英國國家安全及與中國的關係
該案幾乎進入審判階段,但在檢察官稱這些數字“僅比法定限額低 5%”後被撤銷,政府消息人士證實,總理基爾·斯塔默 (Keir Starmer) 事先就知道該案會崩潰,但沒有進行干預。克里斯托弗·卡甚則抱怨說,考慮到該案是在審判前由媒體決定的,他沒有獲得公開審判的機會。鑑於英國和中國官員之間持續進行外交和經濟訪問,人們越來越擔心商業利益是否凌駕於安全考慮之上,特別是鑑於洩密事件顯示北京對倫敦政治任命的密切監控以及對台灣和新疆維吾爾人待遇等敏感文件的興趣。英國政治舞台現在似乎處於批評和相互指責風暴的中心,人們越來越多地呼籲提高透明度並調查中國間諜活動對國家安全和英國主權的影響程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