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亞諾·卡爾德隆
憲法、行政和稅法專家

墨西哥政府最近提議對來自非自由貿易國家的產品徵收關稅,特別是對亞洲進口產品,這在經濟和政治領域引起了爭議。

表面上,該措施旨在“保護民族工業”,但實際上似乎更多地是出於地緣政治和稅收邏輯的回應,壓力是美國正在實行2026年T-MEC審查。

財政部附近消息人士承認,墨西哥政府面臨內部迫切需要加強公共財政的問題,在缺乏全面財政改革的情況下,這將把關稅變成財政部的快速收入來源。

在這種背景下,對亞洲產品徵收新稅是一個暫時的逃生閥。根據墨西哥銀行的數據,2024年墨西哥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將超過1000億美元。然而,財務成本可能大於稅收優惠。

提高亞洲投入品的價格將直接影響依賴它們的行業——例如汽車工業、電子或紡織業——並且一旦墨西哥銀行試圖將通脹率控制在4%以下,最終就會給通脹帶來壓力。此外,公司警告稱,與北美集團其他國家相比,成本增加可能會削弱墨西哥的競爭力,這是 T-meC 審查過程中的一個敏感問題。

地緣政治解讀很明確:美國正在尋求讓墨西哥停止其遏制中國的戰略。但與此同時,它利用深度重新談判甚至終止美墨加協定的威脅作為施壓工具。美國打算以優勢進入審查回合,墨西哥對亞洲產品的發票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早期讓步。

然而,墨西哥面臨的風險也很大。立場過高可能會削弱你在談判桌上的迴旋餘地。過度的內部措施——例如削弱司法機構或取消自治機構的改革——造成了投資者和商業盟友的不信任,他們看到了該國法律不安全和缺乏監管確定性的跡象。

除此之外,美國商務代表辦公室 (USTR) 於 2025 年發布了一份清單,其中確定了超過 12 項可能違反 USMCA 的墨西哥政策,其中包括與能源部門和國有工業補貼相關的政策。這些觀察結果將成為未來幾個月的談判品牌。

墨西哥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在華盛頓滿意的要求之間保持平衡,同時又不失去經濟主權或犧牲其內部穩定。發票押注作為一種談判工具可以立即緩解公共財政壓力,但一旦該國尋求成為附近的投資目的地,它也面臨著使國內生產更加昂貴並拉長供應鏈的風險。

在對待 T-meC 審查時,墨西哥政府必須通過技術論證而不是即興決定來強化其立場。向合作夥伴和投資者傳達的信息必須是信任、開放和對法治的尊重。只有這樣,墨西哥才能捍衛該條約作為共同發展的平台,而不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交叉施壓的領域。

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