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 7 月,年僅五歲的阿維·施萊姆 (​​Avi Shlaim) 和家人被迫流亡,離開他深愛的巴格達,前往新成立的以色列國。

這是近年來在葡萄牙出版的最有趣的回憶錄之一,這是一部關於在特別複雜的背景下生活的引人入勝的作品,這要歸功於由保羅·法里亞翻譯的利夫羅斯·齊古拉特(Livros Zigurate)。

以色列國的建立一方面引發了反猶太主義,另一方面也導致了猶太復國主義隊伍的封閉,使得伊拉克境內超過 13 萬成員的猶太社區的生活變得極其複雜,迫使他們離開這個國家。許多人前往“應許之地”,在那裡他們了解了德系猶太人(主要來自中歐)和塞法迪人之間的差異。

施萊姆後來成為牛津大學教授,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行為提出了高度批評。在《三個世界》中,施萊姆講述了他的家人(當然還有猶太社區)的故事,打破了對這些東方猶太人及其融入阿拉伯社會的先入為主的觀念。祖國,來自仍然存在的少數國家告解神父。

作者在劍橋大學學習歷史,在倫敦經濟學院學習經濟學。他是聖安東尼學院榮譽院士和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名譽教授。 2006年,他當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

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