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研究所謂“創造性災難”的理論家,加拿大人彼得·哈特(Peter Hate)和法國人菲利普·阿吉翁(Phillipe Aghion),以及美國裔以色列人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以及歷史經濟發展專家,本週一榮獲 202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阿吉翁 1956 年出生於巴黎,母親是埃及人,他與霍伊特一起被認為是所謂熊彼特經濟理論的先驅,這種經濟理論將創新創業精神視為發展引擎,將創造性災難視為創新取代過時技術的過程。

現任法蘭西學院和倫敦金融學院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年輕時曾在共產黨(PC)工作,後來離開共產黨。

他的大部分理論都在與霍伊特合著的《內生髮展理論》(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98)或《內生髮展理論》一書中以及《他能從熊彼特發展理論中學到什麼》(2001)一書中進行了總結。

Aghion 和 Howitt 因其在創新和技術變革方面的研究而於 2021 年榮獲 BBVA 基金會獎。

他們還共同撰寫了《通過創造性災難實現發展的模型》,這是 1955 年後被提及最多的經濟研究項目之一。

霍伊特出生於1946年,美國布朗大學教授,曾任西安大略大學教授。此外,他還是法國和以色列大學的客座教授。

創造性災難理論最早由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f Schumpeter,1883-1950)提出。

就 Mokyr 而言,他的研究重點是歐洲經濟史,重點關注 1750 年至 1914 年期間。他目前的研究旨在了解技術過程的經濟和知識根源。

Mokyr 1946 年出生於萊頓(荷蘭),在耶路撒冷猶太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學習經濟和歷史,並於 1974 年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 1800 年至 1850 年間荷蘭的工業發展。

他是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目前是溫伯格學院的教授。

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