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Biosciences 是一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生物技術公司,由哈佛醫學院教授 David Sinclair 於 2017 年創立,有望成為第一家在人體中進行臨床試驗的公司,以通過在不改變細胞基本功能的情況下使細胞恢復活力來對抗衰老的治療方法。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細胞重編程療法,如果成功,可以治療多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症、2型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長壽科學的這一潛在突破也引發了一系列倫理問題,從人口過剩到“過度修飾”。
長壽產業正處於繁榮時期。 預計到 2023 年,全球市場價值將達到 192.9 億美元 到 2025 年將增至 630 億美元根據市場研究未來。阿爾托斯實驗室, 傑夫支持的公司 貝佐斯正在追求細胞復興計劃——類似於生命生物科學——以對抗衰老。總部位於香港的 Insilico Medicine 開發人工智能技術,以加速與年齡相關疾病的藥物發現。與此同時,由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資助的 Retro Biosciences 的目標是將人類壽命延長 10 年,併計劃在 2025 年底前開始阿爾茨海默氏症藥物的人體試驗。
該領域已經發展到足夠大,以至於歐萊雅和雀巢等消費品牌現在正在應用長壽研究來開發針對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的抗衰老護膚品和營養產品。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 DNA 會積累表觀遺傳標記,即改變基因表達並導致疾病的化學標籤。 然而,在生命的最初幾天, 受精後一周左右, 重置發育中胚胎的表觀遺傳標記。生命生物科學負責人邁克爾·林格爾說,這解釋了為什麼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父母所生的嬰兒從出生起就沒有表現出症狀,儘管他們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攜帶有患這種疾病的遺傳傾向。擁有生物學背景的林格爾自 2018 年起擔任戰略顧問,並於 2025 年初加入 Life Biosciences。
2020 年,現任 Life Biosciences 總裁的 Sinclair 發現 表觀遺傳重編程方法 那 部分複制了身體的自然再生過程——將受損組織恢復到“更新的”功能狀態,而不將其轉變為胚胎樣多能幹細胞。從本質上講,治療會重新編程細胞的表觀遺傳標記,以在細胞水平上恢復年輕。辛克萊的方法成功地恢復了老年視力受損小鼠的視力。
三年後,生命生物科學公司宣布的臨床前結果表明,其基因療法恢復了先前失明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視力。該公司計劃於 2026 年初開始首次人體試驗,重點關注青光眼和 NAION 這兩種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林格爾說,從那時起,該公司的目標是擴展到更多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並可能最終使整個(人體)立即恢復活力。”
如果成功,對人類死亡率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2 型糖尿病、心髒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病是美國的主要原因。 “在發達國家,從死亡率來看,我們所患的疾病中有 90% 以上實際上是與年齡相關的疾病,”Ringel 指出。他強調,生命生物科學的目標不是永生,而是“顯著降低死亡率”。
延長壽命的社會成本
批評者警告說,此類治療可能會帶來新的風險,包括過度擁擠、醫療資源轉移以及與年齡相關的恥辱感增加。
邁克爾的妻子、哈佛醫學院生物倫理學中心教授卡羅琳·林格爾認為,好處大於風險。他告訴《觀察家報》,抗衰老治療可以延長“人們更多地參與社區、家庭和工作的時間”,從而增加老年人口的社會經濟貢獻。
然而,人們仍然擔心抗衰老藥物的社會影響。一篇論文在 哈佛醫學院學生評論 認為將衰老歸類為一種疾病可能會通過“醫學化”“值得尊重”的自然過程來“強化年齡刻板印象並使老年人邊緣化”。
這種擔憂延伸到了化妝品的濫用。一些人擔心長壽創新可能會被重新用於促進美容改善而不是健康——這與糖尿病藥物 Ozempic 的最新趨勢相呼應 越來越多地用於短期減肥。
卡羅琳·林格爾(Carolyn Ringel)警告不要進行此類商業化。 “這種治療並不是為了讓人們看起來更漂亮,或者讓社會(完全)都是美麗的人,”他說。 “我們將幫助那些想要做年輕時所做的一切的 75 歲或 80 歲的前活躍人士。”
另一個問題是訪問。總部位於英國的慈善機構納菲爾德基金會警告說,“獲得老齡化干預措施的機會可能不均衡”,可能會將邊緣化群體拋在後面。
卡羅琳·林格爾承認,差異“在任何醫療保健環境中始終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但她表示,這不應阻礙研究。他認為,長壽療法的預防性質實際上可以使其更容易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他說:“在疾病發展到需要這些人目前無法獲得的昂貴藥物之前,(制定乾預措施)實際上更容易、更民主、更便宜,而不是試圖將昂貴的藥物引入(較貧窮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