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 Z 世代馬達運動的重要性不僅在於他們對數字工具的使用,還在於他們有能力將心懷不滿的民眾團結在正義、透明和改革的共同願景周圍。
圖片:2025 年 10 月 14 日,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的軍事基地迎來邁克爾·蘭德里亞尼里納 (Michael Randrianirina) 上校,此前,邁克爾·蘭德里亞尼里納 (Michael Randrianirina) 上校在全國青年領導的抗議頻繁停電和缺水的示威活動後上任。 照片:Zo Andrianjafy/路透社
Z世代馬達運動最初是在網上呼籲採取行動,反對馬達加斯加這個位於印度洋的世界第四大島國的失敗機構、日益嚴重的貧困和政治鎮壓。
由於反對派領導人被捕和每日停電,抗議活動在 TikTok、Discord 和 Telegram 等社交媒體平台上愈演愈烈。
2023 年選舉後,年輕人舉行了抗議活動,記錄了虐待行為,並要求政府承擔責任,許多人認為這是非法的。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 (Andry Rajoelina) 在選民投票率僅為 46% 的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再次當選。
Z 世代 Mada 的重要性不僅在於他們對數字工具的使用,還在於他們有能力將心懷不滿的民眾團結在正義、透明和改革的共同願景周圍。
他們的決心與其他挑戰現有製度的全球青年運動相呼應——從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到上個月推翻尼泊爾奧利政府。
以下簡要介紹了馬達加斯加的政治危機,以及 Z 世代如何在這個因政治不穩定而長期沉默的國家發出強有力的聲音。
1. 馬達加斯加位於哪裡,其意義是什麼?
馬達加斯加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位於非洲東南海岸。
它是世界第四大島,富含天然氣、稀土礦、鉻鐵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草和藍寶石生產國。
2. 馬達加斯加何時獲得獨立?
馬達加斯加於 1960 年脫離法國獨立。
3. 2008-2009年馬達加斯加政治危機發生了什麼?
2008年至2009年,時任首都塔那那利佛市市長安德里·拉喬利納領導了針對時任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的抗議活動。在軍方的支持下,拉喬利納通過政變奪取政權,並領導過渡政府直至 2013 年。
4. 拉喬利納的過渡統治結束後發生了什麼?
2013年,拉喬利娜敗選後辭職。他重返政壇並於2018年贏得總統選舉。
5. 拉喬利娜再次當選嗎?
安德里·拉喬利納 (Andry Rajoelina) 於 2023 年 12 月再次當選,贏得 59% 的選票。
6. 2023 年選舉為何引起爭議?
選民投票率僅為 46%,是馬達加斯加歷史上最低的。十名總統候選人呼籲抵制,引發對選舉合法性和公平性的質疑。
7. 拉喬利納在 2023 年選舉中的對手是誰?
他的挑戰者是前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和斯特尼·蘭德里亞納索洛尼亞科。
8. 2023 年大選後是什麼引發了抗議?
有幾個因素促成了:
- 公眾對選舉操縱的憤怒
- 逮捕兩名反對派領導人被視為試圖壓制異議
- 國有公用事業公司 Jirama 每天因故障而停電數小時
- 普遍貧困和缺乏基本服務
- 名為 Gen Z Mada 的青年領導的抗議運動的興起
9. Z 世代馬達是誰?
Z 世代 Mada 是由 Z 世代(出生於 1997 年至 2012 年)組成的青年領導的抗議運動。他們利用 TikTok、Instagram、Discord 和 Telegram 等社交媒體平台組織抗議活動並提高認識。
10. Z世代的抗議活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該運動於 2024 年 9 月 25 日左右開始受到關注,特別是在首都塔那那利佛。
11. 軍隊在抗議活動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一支名為 Campsat 的精銳軍事部隊拒絕對抗議者採取行動,而是支持他們。該組織此前曾在 2009 年支持拉喬利納推翻拉瓦盧馬納納。
12. 政府對抗議活動有何反應?
政府逮捕了反對派領導人,並淡化了暴力事件的報導。拉喬利納後來說,儘管他沒有正式辭職,但為了自身安全,他被迫離開。
13. 抗議活動中是否有人員傷亡?
據聯合國稱,至少22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政府否認了這些說法,稱其為謠言和錯誤信息。
14. 騷亂背後的更深層次問題是什麼?
馬達加斯加面臨多項長期挑戰:
- 75%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 只有 46% 的人可以獲得清潔飲用水
- 只有 15% 的人能夠使用足夠的衛生設施
- 由於經濟疲軟、基礎設施薄弱以及衛生和教育投資有限,城市貧困正在加劇。
15. 青年領導的行動主義是否正在成為一股全球力量?
從 1968 年法國學生抗議到阿拉伯之春,青年運動歷來在全球變革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包括馬達加斯加在內的 Z 世代活動人士延續了這一傳統,經常使用數字平台來組織和挑戰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