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意外增產震撼市場 國際油價走跌
產量意外調升 壓抑國際油價
在OPEC+意外宣布8月增產幅度高於預期後,國際油價於週一應聲下跌。與此同時,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加劇市場對全球經濟成長與原油需求的疑慮。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凌晨3點27分,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0.47美元,報每桶67.83美元,跌幅0.69%;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下跌0.95美元,至每桶66.05美元,跌幅達1.42%。
OPEC+大舉增產 重回市場角力
OPEC與盟友組成的OPEC+聯盟於週六會議中決定,8月每日增產54.8萬桶,遠高於先前市場預估的幅度。這項決策延續了該聯盟自5月以來的增產趨勢,5至7月的每月增產幅度為41.1萬桶,而4月則僅為13.8萬桶。
Evans Energy的分析師Tim Evans指出:「這一輪增產顯示出OPEC+在市場佔有率上的更積極競爭態度,並展現出其對價格及收入下滑的某種容忍。」
根據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這次調升產量將使OPEC八個國家原本自願減產的220萬桶中,約八成的產量重返市場。然而實際增加的供給量仍低於名目水準,其中大部分增產來自沙烏地阿拉伯。
沙國信心滿滿 調漲亞洲售價
展現對市場需求的信心,沙烏地阿拉伯於週日宣布,將8月份銷往亞洲的指標級原油「阿拉伯輕油」價格調升至四個月高點。高盛分析團隊預估,OPEC+有望在8月3日的會議上,宣布9月再增加55萬桶的供應。
美國關稅不確定性 加重需求壓力
另一方面,美國方面的關稅政策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儘管官員暗示將延後執行部分關稅措施,但相關細節尚未明朗。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方正接近敲定多項貿易協議,並將於7月9日前通知其他國家新的關稅調漲,預計8月1日生效。
川普早在4月宣布,將針對大多數國家實施10%的基礎關稅,並針對部分國家施加最高達50%的「對等關稅」,原先計劃於本週三執行。
供需失衡陰影 投資者應提高警覺
儘管OPEC+的增產策略看似循序漸進、具備彈性,但投資者需警覺:這場由OPEC+主導的「音樂椅遊戲」節奏越來越快,一旦需求無法跟上,價格恐將重挫。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僅成長70萬桶/日,而供應將增加180萬桶/日,產生110萬桶的每日過剩供應。若加計到2030年前預計新增的200萬桶液化天然氣液體(NGL),供需落差恐將進一步擴大。
IEA認為,這是一種結構性變化。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電動車快速崛起、石化產業轉向NGL原料,正逐步改寫能源版圖。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或將觸頂甚至下滑,歐洲與亞洲高成本煉油廠面臨巨大壓力,關廠潮可能無可避免。
投資策略:掌握波動 削減風險
短期內,油價可能介於每桶60至80美元之間波動,受到OPEC+增產、全球需求放緩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這對交易者來說是利多,但也充滿風險。
投資人可考慮透過美國石油基金(USO)或DBO等ETF進行方向性操作,但應控制部位大小,避免長期持有造成虧損。此外,應警惕歐亞地區煉油企業,如BP與Shell,其傳統煉油利潤恐受NGL衝擊而下降。相較之下,美國煉油商如Valero與Marathon Petroleum則擁有更佳的市場地位與彈性。
在這場供需博弈與政策不確定性交織的石油迷宮中,謹慎操作與靈活應對,將是投資者生存與獲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