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楠榜,面積為30公頃,潛在產量達到60噸。
班達楠榜(安塔拉) – 週三,國防部長薩賈弗里·薩賈姆索丁 (Sajafri Sajamsodin) 在楠榜省北楠榜攝政區印度尼西亞海軍定居點 (Kimal) 的 30 公頃 (ha) 土地上舉行了 Garuda Marah Putih 大豆大豐收儀式。
國防部長在大豆收穫現場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大豆收穫是印尼海軍對製定和支持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安託在糧食安全領域的優先計劃的承諾。”
在 Garuda Marah Putih 大豆收穫期間,國防部長陪同印尼軍隊高級官員,包括農業部長安迪·阿姆蘭·蘇萊曼 (Andy Amran Sulaiman)、印尼軍隊總司令阿古斯·蘇布揚托 (Agus Subyanto) 和海軍參謀長 (卡薩爾) 海軍上將穆罕默德·阿里 (Muhammad Ali) 博士。
國防部長表示,正在開發的大豆產量高,該品種以高產、耐炎熱天氣而聞名,因此有潛力成為社區的戰略糧食來源。
“在楠榜,土地面積為30公頃,潛在產量可達60噸,”國防部長說。
他說,Garuda Marah Putih 大豆是一個優良品種,由 Ali zum 博士教授介紹,由 mashar 生產,收穫時間相對較短,即播種後 90 天。印度尼西亞海軍已將大豆指定為其糧食安全計劃的關鍵商品。
“主要目標是增加大豆產量,減少進口,並確保土地利用戰略、農民支持和作物分配,這些戰略有望改善農民福利、穩定大豆價格並支持國家糧食安全。”
國防部長還表示,印尼海軍已製定未來3年大豆商品糧食自給自足戰略。
他補充說:“實施的戰略是發展生產設施,提供優質大豆種子,提高作物產量,使用有機肥料,使植物生長良好。”
他說,印尼海軍還繼續與中央政府協調,協助農民進行耕種過程。此外,印度尼西亞海軍還制定了土地優化戰略以增加大豆產量,並實施高效的後廢物系統以保持收穫質量。
他補充說:“當然,希望收穫的作物隨後能夠銷往國內市場,以滿足國家糧食需求。”
另請閱讀:UGM-農業部開發大豆智能農業企業
另請閱讀:印度尼西亞海軍在萬丹收穫 Migo AL 1-89 大豆,以促進糧食自力更生
綠色
編輯:布迪桑托索·布迪曼
版權所有 © 安塔拉 2025
未經安塔拉通訊社書面許可,嚴禁對本網站上的人工智能內容進行檢索、爬行或自動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