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如何應對AI搜索時代:三大關鍵支柱「存在、感知與表現」全面解析
隨著各大AI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個平台各自擁有不同的資訊呈現方式,品牌在數位競爭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在這波變革中站穩腳步,「存在(Presence)」、「感知(Perception)」與「表現(Performance)」這三大核心支柱,將成為行銷人掌握新時代的重要指南。
搜尋與AI的根本轉變
推動這場巨變的關鍵因素,在於AI已不再只是資訊搜尋工具。如今,它更積極地參與品牌的評估、框架建構與推薦流程,甚至在用戶點擊前就影響其決策。
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眼前正在發生的現實,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想像一下,過去規劃前往巴塞隆納的旅程,旅客可能需要在Google進行數十次搜尋,從住宿、美食到行程安排,每個搜尋都是品牌曝光的機會。而在Google AIO等AI助手問世後,使用者只需提出一個問題,就能獲得完整的旅遊行程,這意味著50個原本的接觸點被壓縮成一個對話,品牌可見度的爭奪變得更加激烈。
AI重新定義品牌呈現與感知方式
現在的AI不僅是提供搜尋結果的工具,它能理解使用者意圖、建構標準並對品牌形成評價,這種角色轉變在企業SEO與B2B領域尤為明顯。
以企業軟體評估為例,當CIO詢問AI哪個ERP系統最佳,AI通常會提供:
-
精選供應商名單
-
其自定義的評估標準
-
各產品的優劣勢分析
-
根據使用情境的推薦建議
這類回應不僅提供資訊,更定義了整個決策過程,甚至在潛在客戶造訪品牌內容之前,就已大致決定了誰能進入決選名單。
對品牌而言,問題早已不是「變革是否會來」,而是「你是否準備好了」。
Triple-P 框架:品牌在AI搜尋時代的致勝策略
根據我們透過 BrightEdge Generative Parser™ 分析數千條AI搜尋回應的研究結果,我們提出「Triple-P 框架」,幫助品牌在這全新環境中找到戰略方向。
以下是該框架的三大核心:
1. 存在(Presence):超越傳統排名的曝光力
儘管Google依然佔據89.71%的搜尋市場份額,但新的AI平台正在快速壯大:
-
ChatGPT:月流量成長19%
-
Perplexity:月流量成長12%
-
Claude:月流量激增166%
-
Grok:早期流量成長達266%
我們的研究指出,自2024年6月以來,AI摘要(AI Overviews)在搜尋結果中的出現頻率幾乎翻倍。在B2B領域中,比較功能增長70-90%,產品可視化功能則成長45-50%。這顯示品牌若僅專注於Google傳統搜尋結果,已無法應對全新的資訊消費方式。
2. 感知(Perception):品牌形象如何被AI詮釋
在AI的運作邏輯中,品牌不再能主導自己被展示的方式。AI會根據收集到的內容進行評估與詮釋,品牌形象將被轉化為其認定的重要特徵與情境應用。因此,品牌必須主動建構一致、清晰且具參考價值的內容,以確保在AI演算法中維持正向且優勢的感知。
3. 表現(Performance):數據驅動的優化策略
AI的推薦背後依賴的是結構化資料、使用者互動訊號與內容品質。因此,品牌必須透過資料標記、技術SEO與效能監測等方式,確保其內容符合AI評估邏輯。持續監測自身在各AI平台的表現,將是未來品牌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