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料理方式讓鯖魚更美味!不只煎烤,還有這些創意吃法
鯖魚,又稱青花魚,日文名為「さば」(Saba),是台灣秋冬季節的主要漁獲之一,特別以宜蘭南方澳與蘇澳地區的產量最為豐富。
鯖魚的營養價值
鯖魚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鈉、鉀,以及維生素B群和D群。此外,它的脂肪含量較高,但富含DHA與EPA等不飽和脂肪酸,適量攝取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與豬五花、牛五花等高脂肪肉類相比,鯖魚是更健康的脂肪來源。
常見的烹調方式
新鮮鯖魚的油脂豐富,最常見的料理方式包括鹽烤與香煎,能夠品嚐到魚肉的鮮美與濃郁魚油風味。此外,台式料理中還有清蒸、油炸、紅燒和薑燒等多種變化,讓鯖魚的風味更加多元。
由於鯖魚不易保存,捕撈後需迅速冷凍,因此市面上有許多冷凍鹽漬鯖魚,這些鯖魚經過預先調味,只需簡單香煎即可食用,方便又美味。
其他特色吃法
茄汁鯖魚罐頭
提到鯖魚,許多台灣人第一時間會想到茄汁鯖魚罐頭。這種罐頭的誕生最初是為了延長鯖魚的保存期限,後來成為許多家庭的常備食品。除了搭配白飯,茄汁鯖魚還可以拌麵、煮湯,是快速料理的好選擇。
鯖魚西京燒
「西京燒」是一道源自日本京都的味噌魚料理,使用白味噌(西京味噌)搭配清酒與砂糖調味,將鯖魚醃製後再烘烤,成品帶有味噌的甘甜與魚肉的鮮美。這道料理特別受到家庭主婦的喜愛,製作簡單且風味獨特。
鯖魚一夜干
「一夜干」是來自日本北海道的傳統保存魚類方式,漁夫會將新鮮魚剖開去內臟,浸泡在與海水濃度相近的鹽水中,然後風乾一夜,形成獨特的乾燥風味。過去常使用竹筴魚製作,但鯖魚同樣適合,冷凍或新鮮鯖魚皆可製作,能讓魚肉更加緊實,味道更鮮美。
醋漬鯖魚
在江戶時代,為了延長鯖魚的保存時間,人們會使用醋漬的方式來處理鯖魚,製作成「しめ鯖」(醋漬鯖魚)。這道料理利用醋與鹽的殺菌作用,使鯖魚適合作為生魚片食用。
製作方式為將去除內臟與骨刺的鯖魚片塗抹大量粗鹽,冷藏醃製30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接著以白醋搭配檸檬汁、砂糖、清酒等調製醃汁,將鯖魚浸泡約20至30分鐘,魚肉呈現白色即可取出,去除魚皮薄膜後切片,搭配蘿蔔泥、生薑泥或山葵醬食用。
PLUS:料理鯖魚的小技巧
1. 去除腥味
許多人認為鯖魚腥味較重,只要掌握簡單技巧即可去腥。清洗乾淨的鯖魚兩面均勻抹上鹽巴,靜置約10分鐘,然後用廚房紙巾擦乾滲出的水分,即可有效降低腥味,再進行烹調。
2. 提升風味
煎鯖魚時,可以加入薑片一同烹調,增添風味並減少腥味。在魚身抹上鹽後,熱油鍋中先放入薑片爆香,再將鯖魚煎至雙面金黃。食用前擠上一點檸檬汁或金桔汁,不僅能提味,還能降低油膩感。
3. 降低鹽漬鯖魚的鹹度
市售的鹽漬鯖魚雖然方便,但有些人可能覺得過鹹。解決方法是將1大匙鹽巴溶解於1杯水中,製成淡鹽水,將鯖魚浸泡10至15分鐘。這樣能讓魚肉內外的鹽分達到平衡,使口味變得更加適中,最後再用清水沖洗即可。
鯖魚不僅營養豐富,料理方式多樣化,無論是煎、烤、燒、蒸,還是罐頭、醃漬,都能帶來不同的美味享受,讓人百吃不膩!